安源區高坑鎮:打好“組合拳” 構建基層應急管理“新模式”
“基層強則國家強,基層安則天下安”。近年來,高坑鎮通過整合資源、創新機制、強化能力建設三大路徑,主動扛起區域應急救援主責,聚焦破解基層應急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瓶頸,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,探索出具有高坑特色的現代化基層應急管理新模式。
整合資源,構建高效協同指揮體系
“2023年12月,我們投入300余萬元,建設應急指揮中心,解決基層應急管理工作陣地、平臺的問題。”高坑鎮黨委書記晏清介紹。高坑鎮通過進一步整合資源,將鎮應急管理所、專職消防隊、綜合行政執法隊、交警中隊等部門納入鎮級應急體系,成立“安源紅應急之家高坑站”(高坑鎮應急指揮中心),組建35人的專業化應急隊伍,形成“1+N”協同作戰格局。按照“統一指揮,統籌協調,平戰結合,平時主防,急時應戰”的原則,實現信息實時共享、資源統一調配、行動協同聯動。同時,鞏固鄉鎮“七有”、村(社區)“四有”基層應急管理體系,22個村(社區)按標準配齊物資裝備與應急隊伍,統籌、調度、協調全鎮的安全生產、應急管理、消防救援、防汛抗旱、森林防火、地質災害防治、煙花爆竹“打非治違”等全領域的安全防范工作,迅速提升基層應急響應效率,極大增強了全領域安全防范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。
健全機制,推動基層安全體系升級
通過強化制度建設,明確職責分工,制定《高坑鎮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2024年長效工作方案》《高坑鎮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方案(2024-2026年)》《高坑鎮煙花爆竹集中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工作方案》等一系列工作文件,同時健全人員選配、值班備勤、應急響應、指揮調度、訓練演練等制度,細化安全生產、打非治違、應急管理等不同領域的工作重點,構建起覆蓋全面、層次分明的制度體系,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有序推進。以“查隱患、強宣教、重實操”組合拳,構建“前端風險預警+中端幫扶指導+末端精準執法”三端聯動體系,實現了從風險預警、風險管控到隱患整改的全鏈條閉環管理,全面筑牢安全防線。2024年以來,對轄區企業和“九小場所”開展拉網式安全檢查157次,閉環整治410項隱患,實現“九小場所”隱患動態清零。同步開展安全生產專題宣講17場、實戰化培訓演練36次。
提升能力,織牢基層風險防控網絡
“高王路新華村路段有一處廣告牌被大風吹歪傾斜,危及行車和人員安全,請鎮政府及時處置”,接到新華村災害信息員甘純富情況報告后,高坑鎮應急指揮中心迅速響應,立即派出鎮應急管理所、鎮專職消防隊、高坑交警趕赴現場,各部門協同配合,對廣告牌進行應急處置。兩小時后,倒伏廣告牌被安全移除,路面清掃完畢,保障了周邊車輛及行人出行安全得到保障。這是高坑鎮應急指揮中心“就近調配、快速行動、有序救援”的基層應急管理新模式的重要體現。2024年以來,開展安全培訓18次、應急疏散演練19次;完成消防出警任務81起;組織森林防滅火、山洪災害應急演練各1次;落實地質災害群防群測制度,動態監測全鎮地質災害風險點25處;精準查處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經營行為19起(其中違規經營16起、非法生產3起)。
高坑鎮應急指揮中心通過提前監測預警、加強安全知識培訓、消防應急疏散演練、充實應急物資裝備、強化應急指揮值守等方式,進一步提升基層應急管理能力,全面織密織牢基層風險防控網絡,保障轄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。
(編輯:李錫念)
來源:綜合“萍鄉市應急管理局”公眾號、區應急管理局、高坑鎮